12. ACL原理与配置


ACL 技术概述 ACL 概述 - ACL 是由一系列 permit 或 deny 语句组成的、有序规则的列表 - ACL 是一个匹配工具,能对报文进行匹配和区分 ACL 应用 只是一个匹配工具 匹配 IP 流量 在 Traffic-filter 中被调用 在 NAT 中被调用

11. OSPF基础


直连路由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OSPF 为什么需要动态路由协议? 静态路由缺点:无法适应规模较大的网络、无法动态响应网络变化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工作

10. VLAN间通信


技术背景 实际网络部署中一般会将不同IP地址段划分到不同的VLAN 同VLAN且同网段的PC之间可直接进行通信,无需借助三层转发设备,该通信方式被称为二层通信 VLAN之间需要通过三层通信实现互访,三层通信需借助三层设备 常见的三层设备:路由器、三层交换机、防火墙等 将二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三层接口互

9. IP路由基础


路由概述 如何选择网络传输的道路? IP地址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为实现IP寻址,分布在不同区域网段之间要能相互通信 路由 路由是指导报文转发到路径信息, 通过路由可以确认转发IP报文的路径 路由设备是依据路由转发报文到目的网段的网络设备 最常见的路由设备:路由器 路由设备维护着一张路由表,保存

8. 以太网链路聚合与交换机堆叠、集群


网络可靠性需求 单点或多点出现故障时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的能力 单板可靠性 主控板/备用主控板 设备可靠性 无备份 主备备份 链路可靠性 生成树协议会导致链

7.生成树


技术背景 二层交换机网络的冗余性与环路 引入冗余性导致二层环路

6.VLAN原理与配置


什么是VLAN VLAN的功能 传统以太网的问题 无法隔离广播域 -> 洪泛会导致大量的无效流量 虚拟局域网 VLAN,Virtual LAN VLAN的基本原理 VLAN的基本概

5.以太网交换基础


以太网协议介绍 以太网是建立在CSMA/CD(载波监听多路访问/冲突检测)机制上的广播型网络。 冲突域 冲突域是指连接在同意共享介质上的所有节点的集合 广播域 广播报文所能到达的整个访问范围称为二层广播域,简称广播域. 以太网卡 网络接口卡也称为"网卡"

4.网络层协议及IP编制


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经常被称为IP层 ICMP IPX IP IP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IPv4报文格式 以太网头部 IP头部 TCP头部 用户数据 以太网尾部 <

3.华为VRP系统


VRP概述 什么是VRP 华为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的通用操作系统平台 VRP功能 VRP的发展 VRP1 VRP2 VRP3 </

2.网络参考模型


应用与数据 应用产生信息 数据在不同设备间传输 数据通过网络传输 网络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OSI参考模型 <